人民日報:讓更多孩子領略書法之美
推動書法進校園、進課堂,并不只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寫好漢字,更是為了傳承千年的書法藝術,保持下一代對漢字書寫的興趣與熱愛!
我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,依托漢字,又將人們對生活的體驗、審美的訴求和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,是集中透視中華優質傳統文化的窗口,也是直觀呈現中華優質傳統文化的載體。

為了進一步傳承中華優質傳統文化,豐富拓展校園文化,近年來,教育部出臺多項舉措推進書法進校園、進課堂。2013年《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》頒布,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中小學書法教育。今年4月,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。優質傳統文化走進現代化課堂,其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,而書法教育相關的師資、課時安排以及學習目標等問題,也引發關注和討論。
中小學書法教育目前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大力培養書法教師。為此,不少地方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。例如,北京近年來舉辦各種形式的師資培訓,并開設本科階段的中小學書法教育專業。為了激發教師積極性、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素養,北京還發起了“書法學科百名名師”評選和培養活動。

就長期規劃和遠景目標來看,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。比如,如何反復磨合書法課與語文課對漢字形體的認知差異,加強漢字規范與傳統書寫的研究,以指導各個領域的漢字使用;如何全面推動書法的學科研究,發掘其學理支撐和科學依據,以實現教育教學的科學化、體系化、邏輯化、步驟化……這些問題都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解決之道。
方寸漢字,蘊藏文化之深、藝術之美。推動書法進校園、進課堂,并不只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寫好漢字,更是為了傳承千年的書法藝術,保持下一代對漢字書寫的興趣與熱愛。中華優質傳統文化博大精深,歷史悠久的書法藝術也需要不斷發揚光大。為此,中小學書法教育任重而道遠。經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中小學書法教育一定能夠收獲可喜的成果。
馬良辰書法藝術學校的同學們在參加第十五屆“童心如歌”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中和“雛鷹杯”全國書畫比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,其中冀稍愷同學獲得特等獎!


《馬良辰書法藝術》這本作品集,包含馬良辰先生大部分的書法作品、牌匾、碑刻、篆刻,書法作品還包括自作詩和自撰聯。

馬良辰先生,又名馬良,字千里,號梅蘭齋主,幼蒙家教,一生便譽三絕(中醫、書法、京。,馬良辰先生一生書法作品頗多,出版著作也是數不勝數,《漢字間架示例并注》、《楷書學習技法》等,作品及傳略入編30余部辭書。

而《馬良辰書法藝術》這本作品集恰好收集了馬良辰先生各個時代的精品作品,其書由馬良辰先生三位子女(馬善雙老師、馬國俊老師、馬國新老師)親自到各處收集作品,并且親自到北京與出版社校對書籍內容和排版樣式。不論是對馬良辰先生作品的欣賞還是收集精品性書法作品,這本書的收藏價值都是不可多的。
書法作品:



碑刻作品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