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為揚正氣、樹典型、當先鋒,發掘展示全市書法界先進人物風采和感人事跡,匯聚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,提升邢臺書法人在“書畫之城、人文邢襄”建設中的模范表率作用,市文聯、市書協從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啟動組織了邢臺“最美書法人”宣傳推選活動。經過各基層書協和專業委員會的層層推薦,按照“公平公正、好中選優”的原則,從推選上來的人員中遴選出了32名“最美書法人”候選人。他們政治堅定,遵紀守法,愛崗敬業,崇尚文明,潛心書法研究和創作,熱心書法公益事業,積極參加扶貧濟困、助弱助殘、創城抗疫等志愿服務,在本行業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美譽度。邢臺書法網將對部分候選人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展示,努力在全市書法界形成學榜樣、崇文明、爭先進的良好氛圍。本活動由邢臺市文聯、邢臺市書協主辦,市書協道德委員會承辦,河北古順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協辦。
“溫暖是可以傳遞的,只要大家都勇于奉獻,我們的祖國這個家園就會處處溫暖如春,鮮花盛開”。這是經常掛在馬國俊嘴邊的話。愛出者愛返,福往者福來,以愛己之心愛人,幸福和快樂是踏實美好的。馬國俊耕耘在她喜愛的書法事業里,不僅收獲著幸福和快樂,也給這個社會注入涓涓清流,讓人感到更多美的享受。
傳家書道繼世長

馬國俊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農村,受其父馬良辰先生的影響,她喜歡上了讀書寫字。上小學以后,看著父親和爺爺寫字畫畫,自己就不由自主地想拿著毛筆寫,那時候的筆和墨對于她來說是不常有的,于是樹枝和沙土地就成了易得的文房四寶;典籍、字帖、碑刻拓本就成了她的童話故事。長大以后,她在父親近似嚴苛的要求下,刻苦習練,一筆一劃都不敢有半點馬虎。從《靈飛經》到《圣教序》;從清晨到日暮;從嚴寒到酷暑,不知道寫禿了多少只筆,用完了多少張紙,才有了今天書法事業上的成就和收獲。
馬國俊現為全國楹聯協會會員、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、河北省女書法家協會理事、邢臺市書法家協會理事、邢臺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。她的作品先后入選全國首屆楷書創新論壇書法名家邀請展,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首屆書法大賽獲三等獎,河北省第五屆婦女書法展三等獎,全國稅務系統慶祝建黨90周年書畫攝影展優秀獎,河北省稅務系統書法比賽二等獎,“高遠杯”河北省書法大獎賽入展并編入專集及收藏,河北省首屆楷書大獎賽入展并編入專集,《美麗河北 墨雅溢香》河北省女書法家優秀作品展入展,河北省第九屆婦女書法展入選,河北省第十屆婦女書法展入展,邢臺市首屆婦女書法展優秀獎等。

書法需要傳承和發揚。2000年起,在父親的帶領下,馬國俊和她的弟弟馬善雙、妹妹馬國新開辦了書法培訓學校,從事書法教育至今已有21年;仡欉^往,艱辛與喜悅并存。為了上好每一堂課,她認真備課,編寫教材,分析問題,辛苦自在其中;多年來為各大高校培養輸送了許多優秀的書法專業人才,培養了大量的書法愛好者,得到了社會的贊譽和好評,為弘揚和傳承書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,喜悅和幸福亦在其中。寒暑假期里,遠在外地求學的學生專程回來探望,言語間的感恩和謝意是她最滿足的收獲,教師節學生手捧鮮花眼眸明亮聲音稚嫩的一聲“謝謝老師的教導”就是她的滿心歡喜!半m有嘉肴.弗食不如其旨也;雖有至道,弗學不知其善也.是故學然后知不是,教然后知困”,教學的過程也是她書法精進的過程,學無止境,教學相長,多年教學的同時也打磨了她的書法技藝,近年來馬國俊的作品更見穩重深邃,樸茂莊嚴。

“作字先作人,人奇字自古”,馬良辰先生在世的時候,常常用傅山的這句話教導馬國俊。她在教學之余,熱衷公益事業,多次參加各類慈善公益活動,尤其是邢臺市書協、女書協舉行的義務寫春聯活動;并經常去看望福利院的孩子們!罢^、正言行”是她的人生信條。